积分 20470
经验 20472
智慧达人 智慧达人

80后美国生活与创业记3

发布于: 2014/08/05  5:55 am

基本信息

这是本来我写给我朋友们的一片小文。我想解释下创富的第一阶段,可能大家的理解,有些人不是靠销售跟市场获取财富的。
举个例子,在我的家乡,房地产暴发的时候,造出了很多富人。我一个朋友的哥哥,通过向家人借钱放贷赚了钱,然后参股到楼盘的开发,三十多岁就用这样的方式聚集了很多人一辈子都达不到财富。当然其中的细节跟挑战我不是完全清楚。当然换个角度来说,他看准一个特殊时机下的市场,也可以说是靠做市场跟销售。
当然也有的人可能是靠跟权力挂钩,这个不用我多解释了。
可能我自己在积累的过程,认为做市场跟销售十分适合我。虽然有很多琐碎跟挑战,但是每次能帮客户解决问题,我就有很大的成就感。让客户用我的方式来打交道(掌握主动权),不遗余力的帮客户解决问题丶满足客户,永远不接受“NO”,这三点是我的遵守的市场哲学。我越深入这里面,我就越喜欢,越有干劲。
我喜欢挖掘市场上有新意丶有需求,利润空间足够大的产品,最好是有专利,独家代理的。当然很多新产品普遍的问题就是——刚推出的时候往往成本比较高,推广过程是比较耗费人力丶财力的。
虽然做市场是需要付出的,但是假如我一夜之间失去了所有,我可以通过我这个过程中所积累的重头再来。房地产的话就不可能帮我做到这点,更何况我在国内错过了最好的时机。
正好提到“市场”,我想说说“中国制造”,虽然这在改革开放中为很多人带来了“第一桶金”,拉动了GDP,但我认为这对我们现在的发展是一种灾难。“中国制造”在产业链中是处于价值最底端,所以在市场竞争中也是垫底的。所以,企业家们只能靠压低价格竞争,利润空间低了之后,就必须要靠压低供应商价格,任何一个跟成本有关的因素都会牵动这些人的(工资上涨,原材料价格上升等等),所以这些企业家的客户有很多很多的选择,这家不行找那家,也可以去找泰国制造,而他们却别无选择,必须靠着这些客户的单子,要不就去拿着手上的流动资本做其他的事情(放贷,到海外投资买房…)
还有就是在这个过程中,因为必须严格控制成本,造成了很多质量问题跟猫腻。本来中国就没有什么本土品牌,这样一来整个形象就全毁了。不好的形象是很难很难重塑的。现在日本的一些客户到我们国内的厂家订货,就算给小日本的各项数据都达标,人家还是不想信我们,要自己重新测一遍。有一次给德国的咖啡机企业做报告,援引了一些数据,他们提问,这个数据是那个组织出的,这个组织总部是不是在中国?
之前说到,我辞职后就开始在美国跟国内两地跑,去了不少厂家生产基地,遗憾的是当时我的方向不对,想要介入某个垄断行业,进去以后才发现之前的想法还是比较天真,最后也没能做成那个单子。
当时有为同行就跟我说,正在给美国一些大的品牌谈代理,只有把代理谈下来,慢慢建立分销渠道,形成垄断,这比东一枪西一炮要好得多。一语惊醒梦中人。这个朋友虽然我没跟他见过面,但是我对他非常信任。我其实知道,一些品牌他们基本上都有他们的市场策略,一般人找到他们,要么因为他们已经部署在华办事处,要么因为他们市场部的人平时的工作都比较流程化,不具备处理这些东西的经验,所以一般基本上是不理会的。
所以打电话是完全行不通的。所以我就通过朋友的亲戚,跟一家大的品牌公司联系上看他们能不能给我们供货。结果可想而知,大的公司要看下面代理公司的运营能力,要有市场策略计划书。那我之前又没做过什么策略计划书,都是通过朋友网上信息发布,自己去跑市场。




来源:网络

联系时请一定说明是在西雅图华人资讯网看到的,谢谢

返回页首
举报
点评这篇文章
点评这篇文章
 
1 2 3 4 5
0个人参与评分
Advertiser Disclosure
热门标签:西雅图工作(1421), 美国工作(1267), 工作招聘(759), 聘请(698), 全职(569), 工作求职(423), 招工(389), 实习工作(244), 经验分享(228), 餐厅招聘(216), 美国就业(205), 西雅图餐馆招聘(169), 打杂(127), 仓库(111), 炒锅(102), 后厨(74), 厨师(63), 实习(63), 请人(58), 兼职(54), 助理(49), 家政(39), 家教(39), 英语老师(30), 找翻译(29), 前台(25), 月嫂(24), stem opt(22), 餐馆招聘(22), 生熟手(21)
最新商家点评
SeattleChinaRen总共有3825条点评, 3400次评分
美国心方向留学移民咨询
Review by 赛末点 at 09/01/25
文书里的“G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