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移民局扩权:可携枪、可逮捕、可快速遣返!绿卡与签证审查或更严苛
2民主党新提案:无证移民若满足这些条件,或可申请绿卡
3国务院暂停绿卡发放 这类人受影响
4危险逼近!华州山火扩散至6000英亩,多地发布紧急疏散令
5西雅图犯罪率飙升185%!华州治安全美垫底
6重磅!亚马逊Prime会员新规:不同住址不再免费送货
7独享强力球$13亿?数学家:千万别用生日选号!这些策略将中奖几率“最大化”
8川普关税恐致华州3.2万岗位流失 财政收入大幅缩水
9贝尔维尤餐厅锤击案更多细节公布 嫌犯面临指控
10西雅图警方捣毁中国城大型毒品分销窝点
留学攻略,经验分享,大学申请,留学美国,留学生活,美国高中,研究生留学,行前准备,身份转换,语言学校,西雅图大学,留学申请,学英语,美国留学,家教,tutor,大学数学辅导,野火教育,美国大学申请,北美留学,研究生申请,数学辅导,数学,rn,留学转学,留学综合服务,申请学校,nccaom,常春藤院校,usrn
|
【小编有话:虽然在美国,计算机丶工程师丶理科方面的研究生丶博士生说出来,总是会得到大家艳羡的目光- 好找工作。但是小编觉得,敢于在美国读文科的都是壮士乃至烈士。语言已经是很大的一个门槛,理解上不是理科的直线性思维-即事实就是这样,文科的“九曲八弯”也是很多人争论文科到底算不算一门科学的原因。来看看王青作为在UCLA读博的感受,也许你也可以明白文科博士的强大。】 【侨报网1月16日讯】 一个博士的头衔意味着什么? 就是在名字面前加上“Dr.”两个字母!就读期间,对于“你在忙些什么”这样的问候,回答经常就是“在忙着往名字前加两个字母”。我在加州大学就读,可以说是民主平等理念在美国贯彻得最到位的地方。全系老师学生职员相互都以名(First Name)直呼,只有我们这些亚洲去的学生在那里叫Prof.或是Dr.某某,所以就算是在学校这样的环境,要把Dr.加在名字前面,也不是那么经常的。我的一个学姐,在一所中游的加州大学英语系作教授,就在她个人支票的名字前赫然加上这“Dr.”两个字母,以至于她去超市买东西,支票一写,收银员马上禁不住就要问,你是什么样的Doctor?脑外科的? 到了我这里,倒是我后来服务的美国公司的老板建议我在名片上印上Dr.这两个字母,他认为可以提高公司形象,增加生意。对我来说,嗨,终于有个地方可以加上这两个为之奋斗多年的字母了,而且我还发现这是一个打破交际沉默的绝好方法,因为对方马上就要问“哇,博士,学什么的”?于是我也就把这个标签习惯性地带下来了。 代价呢,有吗?八年!我成熟生命中最富精力的八年!这八年,是从每天只睡到一丶二个小时开始的,前面四年平均每天都睡不到四个小时,而且四年中每周都要阅读千页以上的专业文章和书籍。这好像有点耸人听闻了? 这还并不夸张,因为美国的文科博士学位平均完成时间是七年半,就象我在学校时广为流传的一幅漫画,一位研究生老兄坐在堆满书籍的书桌前,门外一个声音喊道“快出来玩呀”,老兄回答“好,没问题,再有差不多七年我就出来了”!我这八年,差不多正好在平均水平上,而且比起拿到博士候选人资格以后,最终未能完成学位的那大约50%的人,还要算幸运的了。 因为是文科呀,要和英语是母语的同学一起阅读丶写作,还要挣钱交学费丶养活自己,这听听都难透了。 不过绝大多数学中国研究生出去,学的是理工科,这可大不一样了。美国理工科的博士学位平均五年完成,而且这五年里的劳动强度还要相对低于文科。简单说,他们跟着导师作一个大的课题,每个学生分到课题的一小部分,然后在实验室中去作科研。学生的科研做完了,论文就完成了(几个学生的题目加在一起,导师的大课题也就几乎完成了)。要作的课题都是有科研经费的,按照大学的规定,学校老师的科研经费约有四分之三以上的比例要用在学生身上,这样学生在实验室做着自己论文,还领着助研的津贴,衣食无忧,这样的日子实在是文科的学生可望不可及的。 为什么顶尖学校又要放在标题里呢?自豪呀!嘿,代价就是在这里了!我上的是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应用语言学系。UCLA可说是举世闻名的,我93年入学时,全美排名在第二十四丶五位的样子,属于TOP1%(里根时代排过全美第五,现在随着加州经济下滑,大约排在五十几位)。 而我的应用语言学系,其专业排名更是无可争议的全美第一。既然有了这样的地位和荣誉,在学校的各个环节对于学术的要求就变得极为严格,学校氛围真可以说是人人争先,我身边的老美同学,他们的睡眠时间也和我差不多。要想在这样的学术环境中好好生存下来,就要上演一部学术版的《活着》。我是在入学很长时间以后,慢慢慢慢地才懂得了美国的学术界对于博士论文的理解:一篇合格的博士论文一定要有一点在本学科内从没出现过的创新研究。有了这样的创新研究,才有这篇论文的价值,论文才能合格。如果在实验室里,大课题立好了,每一个具体的小课题都可以是那一点点的创新部分。 可文科怎么办? 事情就难在这里了。一名学生选中一个课题,必须要把这个课题涉及的领域内所有已经发表过的文章全部看过并写出点评。不做到这一步,就不能让读者信服论文里的研究是前无古人的,论文就不能通过。在我就读的地方,这个基本理念被严格执行着,也使得想在顶尖专业获得学位的要付出超人的巨大代价。一些小一点的学校,或是排名一般一点的学校,多以关心学生为首位,通过这样的特色来吸引生源,或许学术上的要求就没有这么残酷了。 我能“活着”吗? 年少时在国内,对美国的了解属于那种一知半解道听途说的状况,大概接受的概念是美国的高中生是玩的,大学生是读书的,而中国的高中生是读书的,而上了大学就解放了,是玩的。 在国内,大学我是玩过来的,“醉生梦死”各一年。美国的高中没有直接上过,姑且不去评论。大学生嘛,我所接触过的UCLA的美国本土学生几乎没有见过不奋力向上的。到了研究生,直接就是在把作领先全人类水平的科研当做自己本分,人人奋力在追求着那数年才能完成的博士论文。 我进入到了这样的学校,想着可以居住在洛杉矶这样的中心城市,就读于美国排名第一的专业。我可不知道“活着”都能够成为核心问题。有这么一个让我刻骨铭心的细节,可以作为我刚开始时经历的写真。 在那个靠书信联络的年代,我在第一个学期“生存”下来以后,给家里写信这样说到: 我这一个学期学习的时间,超过了我在国内大学两年的总和。UCLA是“学季”制(Quarter System。在中国学的英语,学期一般是Semester,那是一年二个学期的制度,其实还有Trimester,是一年三个学期的制度,二个字词头不同。),每年分秋丶冬丶春三个学季,再加夏季,这样每个学季只有十周时间。要在十个星期学里出二年的量,钢铁都炼成了!我在当时的家书中描述,每天只睡到一到二个小时,十个星期没有任何社交娱乐活动,没有开过电视(当时互联网还没有深入到生活里来),一共只有一次体育活动,大概是一个多小时的网球。 当时我26岁,靠的是燃烧生命来作到这样的努力。 我的专业应用语言学主要是关注人类的语言学习和教育。我的第一堂课是一门关于阅读的课程,探讨了阅读的速度。有关研究说美国的大学生应该达到每时400页的速度,才能有效达到在学术领域生存的目的。课毕,老师说课后的作业主要就是阅读(我们是文科嘛),量不算大,大概每天一个小时就可以了。然后推荐了文章和书目,约400页的量。我第一个学季有三门课,每课每周上二次课,每次都有作业,大约都是400页的阅读量。这样,我一周要面临2400页的阅读! 来源:侨报网
谁点了赞
|
点评这篇文章
- 相关主题
- 美国三角会计师事务所倾力打造,专为会计专业的留学生提
- 为什么选择做护士?这些回答让你意想不到!
- 49岁ARDMS学员短时间移民美国工作的奋斗之路,畅通无阻,
- 普通医学院的我,真的没资格考AMC和USMLE吗?
- Campus Education 法拉盛语言学校 转学转身份/课程灵活
- 为什么有些国人觉得中医是“伪科学”?那美国痴迷中药的
- 28岁重启人生!从会计到美国护士,W先生的跨界逆袭
- 纽约语言学校—学英语,低价维持/转身份,免费申请医保,快
- 低分惊险过关!ARDMS专业考试很难吗?其实没那么简单…
- 美国高中数学老师暑期各类数学课程辅导以及AP/SAT考试培
- 热点话题
- 美国三角会计师事务所倾力打造,专为会计专业的留学生提
- 免费不再!西雅图机场高速今秋开始收费
- 川普签了!401(k)退休账户可投资私募股权、加密货币及房
- 美国食品公司扩大招聘- We are hiring!
- USCIS扩大移民审查范围 绿卡申请或受言论立场影响
- Seattle找护工晚上照顾女老人
- Renton别墅分租一间雅房,要求单身人仕。
- 招聘下午工
- Housing Custody Specialist
- 重磅!亚马逊考虑撤出西雅图,是否重演马斯克“出走”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