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联合早报3月30日报道,刚打过一场严峻抗疫战的中国医护人员,还没从中国大陆境内新冠疫情好转中缓过劲来,又惊觉此前领取的抗疫补助因标准修改而被收回。过去几天,各地医护人员纷纷在社交媒体上发声,对抗疫补助发放规定有失公允表示不满。

一名江西医护人员晒出的工资单,3月28日在中国国内社交平台微博上被热转3万次。这名医护人员自述在感染区工作了两个月,但工资单显示医院不仅没有发放本月抗疫补助,还收回了此前发放的4200元人民币补助。扣除社会保险费后,最终到手的工资只有412元。
这张触目惊心的工资单引发更多抗疫一线医护人员现身说法,反映为防止冒领而修订的新规矫枉过正,令他们失去领取抗疫补助的资格。
早在1月底,中国财政部和国家卫健委就联合下发通知,要求对参与抗疫的医务人员发放每天200元至300元临时补助。各省市随后也出台补助政策,如湖北将一线医务人员薪酬提高两倍,广东对因工作感染病毒的医务和疾控人员补助3万元。
不过,由于对一线医务人员定义不明确,部分地区连没上一线的领导也领取补助,陕西安康一家医院就被曝光该院领导申领的补助金额,甚至高于援助湖北的医疗队人员。有鉴于此,中国国务院本月12日要求各地“不得扩大泛化一线医务人员范围”,并将“一线医务人员”定义为“与确诊或疑似病例直接接触”的医务人员。他们领取补助的时长,则按直接接触确诊或疑似病例的天数计算。
新规出台后,各地相继收紧补助发放标准,不少医务人员此前领到的抗疫补助因此被收回。安徽医生作家叶正松在微信公众号撰文披露,有医生在发热门诊值班50天,却只领到一天补助,因为期间只遇上一起疑似病例,感觉就像买彩票一样。
在全国规定的基础上,部分省市又把可以领取抗疫补助的人员范围进一步收窄。湖北一名助理护士在微博反映,当地卫健委将助理护士排除在补助发放对象之外。她对此感叹到,助理护士不是人吗?我接触的都是确诊危重病人啊!
网络医疗平台“丁香园”两周前针对1900名医护人员的调查显示,近九成受访者尚未收到抗疫补助。除了对一线人员界定不清,受访者也反映一些地方补助金额低于国家标准。再加上疫情期间多数医院暂停其他门诊,对冠病患者又是免费收治,导致医院效益不佳。医护人员不仅领不到加班费和补助,也没有效益奖金,只能靠微薄的基本工资过活。
中国官媒人民日报社旗下的人民网上周也就此评论称,严格界定一线医护人员是对的,“但不该陷入‘没击毙敌人的日子就不算上前线’的误区,伤了在高危岗位值守、排查新冠肺炎病患的医护人员的心。”
原创稿件,未获许可不得转载,切勿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