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理解的是,美国人自己对这个问题最感兴趣,并提出了各种理论。在这些论述中,最容易理解但又最全面的可能是安徒生(Kurt Andersen)的《幻想世界:美国何以变得疯狂,500年的历史》(Fantasyland: How America Went Haywire: A 500-Year History)。下面我们介绍安徒生提出的主要论点,来解释为什么美国人如此「不可思议」。
这种新的信念进入了美国社会的各个领域。在流行文化中,它渗透到自助类文学作品中,鼓励美国人「倾听自己的心声」(listen to your hearts)和「接触自己」(get in touch with yourselves)。在学术界,它席卷了大学和研究所,开启了活跃的思想流派,主张文化价值的「相对性」,将心理学和理性的科学形容为压迫性的权力结构。在政治上,它催生了美国历史学家霍夫施塔特(Richard Hofstadter)在1964年的一篇着名的文章中所描述的「偏执狂风格」(the paranoid style)。
这种新时代的意识形态传播得很远很广,但它无疑在美国的媒体建制群体当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印记。
媒体界的奇观
在他1962年出版的《形象:美国伪事件指南》(The Image: A Guide to Pseudo-events in America)一书中,美国政治史学家布尔斯廷(Daniel J. Boorstin)解释了美国媒体是如何慢慢沉沦堕落的。
有了互联网,美国人也从「对言论自由的神圣化」发展为言论自由的爆发。今天社会舆论的一大特点便是没有边际。根据巴索洛缪博士(Dr Robert Bartholomew)在《新政治家》(The New Statesman)的话说:「我们现在生活在一个小众的世界里,这使得人们更容易构建自己的现实——一个想像中的、而非现实的世界」。巴索洛缪是一位社会学家,他因在「大众妄想症 」方面的专业知识,而在疫情期间经常出现在媒体上。他认为,社交媒体加剧了阴谋文化(conspiracy culture)和其他的极端观点。
全部评论
愉悅路上 2020/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