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彭博社10月13日消息,在中美两国于上周五达成第一阶段协议后,除取消10月15日加征关税外,美国在关税方面做出的让步微乎其微,与中方要求完全取消关税的谈判立场相去甚远。

在中国的官方声明和主要官媒的报道中,完全没有将中国副总理刘鹤与美国财长努钦以及贸易代表莱特希泽达成的会议结果视为交易。中国商务部的声明中写到,两国在许多领域都取得了实质性进展,同意朝着最终协议的方向共同努力,并未提及美国承诺不对中国加征关税,对于美方报道的中国承诺在两年内购买价值400-500亿美元农产品一事也未提及。
在新华社的报道中则写到,最近的贸易谈判中得到了理性和务实的发展,但双方都没有提及任何协议或任何具体步骤。在新华社之后的文章中指出,尽管中美双方避免了争端升级,但随后发生的许多问题仍然存在不确定性,并表示中国必须始终保持足够的耐心和战略实力。
经济日报下属微信公众号“陶然笔记”发文称,没有必要过于乐观。环球时报总编辑胡锡进在推特发文指出,中国官方报道并未提及川普总统希望在下个月签署协议,这表明中方对贸易协议不确定性的担忧,并不想提高公众的期望。
据CNBC 10月13日报道,金融巨头摩根士丹利方面表示,川普总统与中国的部分贸易协定充其量是不确定的安排,目前看来,降低现有关税并没有可行的办法。如果没有持久的争端解决机制,就不能排除另一轮关税上调。
美国投行永核在一份报告中写到,如果美国保持阻止中国崛起的心态,贸易战仍将继续。川普关于贸易战即将结束的言论对我们来说不合理的。高盛方面也对贸易战前景表示担忧,并预计12月新关税生效的可能性为60%,但会推迟到2020年年初生效。
原创稿件,未获许可不得转载,切勿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