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来,美国公司一直将中国视为新的机遇之地,但如今更多的中国消费者开始选择本土品牌,海外品牌正逐渐式微。
华尔街日报在其10月12日的报道中指出,美国品牌现在主要面临两个挑战,首先,中国的本土品牌越来越强大,其次,由于一些外国品牌在政治上冒犯了中国,促使消费者放弃了这些品牌,这直接导致一些曾经大红大紫的美国品牌在中国沦为昨日黄花。
这种转变无疑意味着一个时代的终结,多年来,海外企业的高管不断吹嘘自己统治中国市场的计划,但华尔街日报进行的一项分析显示,外国消费品牌在中国市场的份额已经跌至金融危机后的低谷,在宠物食品丶乘用车丶视频游戏丶智能手机和家用电器等行业尤为明显。2011年,中国智能手机有70%来自诺基亚丶三星和苹果,如今,占据前三甲的分别是华为丶OPPO和VIVO。在零售业,总部位于福建省的永辉超市有望超越沃尔玛的市场份额,在竞争激烈的生鲜市场中,永辉超市去年营收仍然增长了20%。
如今,中国消费者继续购买海外产品的意愿对全球经济的影响比以往更大。有市场研究机构预测,2021年中国有望超过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消费市场,届时中国市场零售额将超过5.8万亿美元。
在今年6月进行的一项调查中,有56%的中国消费者表示,为表示在中美贸易战中对祖国的支持,他们开始避免购买美国产品。随着中国品牌在质量和创新上的努力,中国消费者近年来开始倾向于选择本土品牌,这一点在文化产业也不例外。去年,中国票房收入排名前五的都是国产电影,战狼2和红海行动等电影上映时都引起了极大的关注。
原创稿件,未获许可不得转载,切勿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