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香港南华早报1月11日消息,在去年11月初,智利取消APEC峰会后,在金砖国家峰会举行之前,中美就两国领导人之间可能举行的会面进行了激烈的讨论。

此前,有两名知情人士透露,在智利的APEC峰会因暴力抗议活动取消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和美国总统川普或将找到签署第一阶段协议的新地点。对于川普而言,他与习近平进行会晤的意愿一直很强烈,因为川普希望在贸易战中取得胜利,来帮助他连任;但对于习近平而言则不然,因为协议的文本尚未定稿,而更广泛的中美关系正受到香港抗议活动的影响。
习近平愿意在智利会见川普,这与两位领导人在大阪举行的G20峰会类似,但中美第一阶段贸易协议能否在智利签署尚不确定。有消息人士表示,在前往希腊进行国事访问,并与金砖国家领导人在巴西举行峰会之前,习近平拒绝了在途中进行川习会的提议。
中国官媒新华社在之后的报道中提到,11月14日,习近平在从巴西返回北京的途中进行了技术性停留,这种中途停靠通常指的是飞机检修或加油,并没有包含任何正式活动。
在智利被迫取消APEC峰会后,中美两国为川习会进行的一系列筹备工作都付之东流。一名了解智利取消会议情况的消息人士透露,11月1日,莱特希泽、努钦和刘鹤在电话中讨论了未来的谈判安排,但实际上并没有B计划。一个直接的选择是,尝试在习近平的巴西之行中找到一个中途停靠点进行川习会。这名消息人士说到,我听说中国官员盯着世界地图看了好几个小时,试图找到理想的中途停靠点。习近平在前往巴西的途中计划访问希腊,这意味着计划人员只能寻找在回程中合适的地点。
当时,关于川习会地点的猜测包括阿拉斯加、夏威夷、澳门等,但有消息人士表示,由于川普不愿意撤回现有关税,这让北京方面觉得这份协议“不平衡”,让习近平难以签署。习近平决定不与川普会面,对中美迅速举行签字仪式的前景是一个沉重打击。这种善意很快消散,但谈判仍在继续。
在北京,记者们在2019年12月13日的最后一分钟接到了一个新闻发布会的通知,在发布会上,中美正式宣布达成第一阶段协议。
尽管川普在2019年平安夜表示,他将在与习近平“在一起时”举行签字仪式,但从未有任何迹象表明习近平将前往华盛顿与川普会面并签署协议。
中国政策分析师奥尔科特表示,在贸易协议有可能在最后一刻被川普否决的情况下,习近平前往美国并在贸易协议上签字,风险太大了。
此外,川普还决定改变之前已经同意的签署日期,但中国决定满足他的要求。川普还表示,他计划晚些时候访问中国,但北京方面并不认同这种渴望。
原创稿件,未获许可不得转载,切勿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