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南华早报3月5日报道,戴上口罩来预防新冠病毒,已经成为许多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随着一次性用品被丢弃而产生的大量废物,有可能成为新的生态问题。如何处理数百万甚至数十亿的废弃口罩,对于中国而言是另一个令人头疼的问题。

虽然很难获得准确的废弃口罩数量,但据中国国内媒体报道,武汉的医疗废弃物数量在上周翻了两番,达到每天200吨以上。这远远超出了武汉市的医疗废物处理能力,该市每天仅能够处理50吨医疗废物。报道中还提到,短短4天之内,一家医院就堆积了3吨废弃口罩。
环境与卫生部门表示,口罩和其他防护装备,尤其是医护人员和新冠病毒感染者使用过的物品,应作为医疗垃圾处理,并使用专用设施在高温下焚毁。
尽管中国并未公开医疗废物焚化炉的数量,但专家表示,在过去的十年中,医疗废物焚化炉的数量在很大程度上并没有变化。相比之下,中国生活垃圾焚化炉的数量增加了近6倍。
中国生态和环境部门在去年曾表示,大多数医疗废物处理设施的使用寿命接近尾声,这也使得问题更加复杂。
绿色和平组织北京办事处的有毒废物专家埃里克·刘(Eric Liu)表示,中国的废物处理设施,尤其是那些能够处理医疗废弃物的设施严重短缺。中国对医疗废弃物和危险废弃物的处理能力,仅能够应付日常需求。上海同济大学循环经济研究所所长杜焕正也对医疗废物处理中供需缺口的扩大表示担忧,但他表示大量新设施正在建设或计划中。
在武汉,当地政府正在积极寻找解决方案,环境部门表示,武汉市五台用于处理家庭垃圾的焚化炉以及水泥厂和其他工厂的工业焚化炉也已被分配任务,以帮助处理积压的垃圾。根据《中国经济日报》的报道,武汉正在医院附近建设更多的医疗废物处理厂,其中就包括了火神山,雷神山和金银滩医院附近的医疗废物处理厂,它们将分别处理每天9吨,15吨和4吨的医疗垃圾。此外,还有多个移动医疗废物焚化炉被部署到武汉,这种焚化炉每天可处理五吨废弃物,此前在2003年非典时期首次投入使用。
原创稿件,未获许可不得转载,切勿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