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人“真小气”还是中国人“假大方”?

发布于: 2015/10/16  2:13 pm 更新于: 2015/10/16, 2:14 pm

一直以来大家都知道中美两国在消费观念上是有很多区别的,美国老太太和中国老太太买房子的例子,多次被用来作为最佳体现。在美国呆久了,发现美国人没有存款,一堆债务。有些时候特别“大方”,有些时候无比“小气”。美国人和中国人在消费习惯上有哪些不同呢?以下列举不知道你是否同意?

1.美国人赚十块花二十,中国人赚十块存八块

美国人的工资不低,社会保障体系不差,可是据数据统计全美一半的人银行里零存款。当然不能排除为了逃税在家藏现金的,但是仍然可以看出美国人舍得花钱。他们贷款买车丶买房丶买洗衣机丶买电话...
中国人更喜欢的是有钱就存在银行,最满足的就是看到银行账户里的数字逐月增长。甚至很多人喜欢给自己订一个目标,一年存够多少钱,然后攒一段时间再去买房买车,一次性付清。

2.美国人重视精神消费,中国人重视物质消费


美国人有钱了,会带上全家去旅游丶到运动房健身丶参加兴趣班学习技能,或者购买更多的高科技产品提高生活质量丶买更多的装饰品点缀自己的房价丶换更好看的窗帘盒沙发,甚至会在别人有需要的时候捐助钱财施以援手。
中国人有钱了,换部好车丶请朋友吃喝丶换大房,喜欢回老家祭祖丶发红包,换一身好的行头,全身点缀着各个名牌LOGO。

3.美国人活在今天,中国人活在明天

美国人对自己负责,孩子养到18岁就必须独立,留有太多的遗产也需要缴税,老了有养老院,病了有社会医疗,于是活在当下,让自己开心更重要。孩子的事情只能让他自己去张罗,有钱自己先用,实在有多余的就留给孩子一些,更多的人是在活着的时候用自己的收入给自己创造快乐。
中国人总担心明天有各种事情发生:生病了要用钱丶没人养老了要用钱丶万一孩子没出息怎么办丶孩子结婚要花钱丶孙子出来要花钱...于是乎身上背了厚厚的枷锁,拼命的存钱,有钱才安心。

4.美国夫妻AA制分开用,中国夫妻家庭制合着用


美国人的财务状况属于个人隐私,哪怕是结婚了,夫妻两人各自赚钱多少也不一定需要告诉对方。夫妻两人会到银行开设联名账户,每人每月会往里面存入工资的一部分,家庭的房租丶贷款丶水电费用等等,都会从联名账户里支出。如果你赚得多,可以给对方多一些礼物,但不一定要坦白自己到底“赚多少”。
中国人,在谈恋爱的时候就已经搞清楚各自每月赚多少钱,是否有房有车,大概存款多少。结婚之后,一些家庭甚至是女方把持财务,丈夫每月工资必须上缴,妻子会给一些“零花钱”。丈夫申请信用卡,妻子用“附属卡”随便刷。结婚前丈夫就要接受妻子的财务观念:你的就是我的,我的还是我的!

5.美国人请吃饭让客人带菜,中国人请客铺张浪费

美国人的聚餐以在家庭为主,感觉更热情更真诚更随意。不熟的客人会邀请你来正式的晚餐,而熟悉的朋友更多的是聚餐:每家带一两个菜,或者准备水果丶红酒,然后及家人凑在一起,聊天烤肉开心聚餐。
中国人请客大多选择在外面的餐馆,按照朋友的身份还选择不同的餐馆,点菜的时候也尽量多些品种,为的是让对方感觉到自己的大方和豪气,如果点菜不够吃是非常丢脸的事情,所以宁多勿少,要“餐餐有余”。

6.美国人买名牌因为质量,中国人买名牌因为LOGO

美国人的眼里,Coach跟Gucci是一个档次的品牌,美国本土的Micheal Kors就是一线大牌。他们选择名牌更多的是因为质量过硬丶功能齐全,一个可以用好多年。物美价廉是美国人的标准,只选对的不选贵的,就是那么“实在”!
中国人买名牌,更多的是选择“名气”,“贵的就是好的”,不少白领为了一个包可以啃两个月的方便面。“人有我有”的观念让不少白领“死要面子活受罪”。
从小父母们教育我们:省得比赚得快!长大了听说:存得少是因为赚得少!现在的我们也开始用信用卡,接受外国人的理念:不要人没了,钱还有!
理想的状态应该是:赚得不少,也不铺张;存一些必须的,花一些有意义的;物质+精神双重满足。可是又有几个人能够达到呢?

©
版权声明
西雅图华人资讯网版权文字,未经许可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返回页首
举报
点评这篇文章
点评这篇文章
 
1 2 3 4 5
0个人参与评分
Advertiser Disclosure
最新商家点评
SeattleChinaRen总共有3825条点评, 3400次评分
美国心方向留学移民咨询
Review by 赛末点 at 09/01/25
文书里的“G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