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美国一年有什么收获,总结以下几点:
第一,与中国截然不同的社会。美国的大学校园生活,白人中产阶级社区生活,黑人集聚区的社区生活,美国的商业文化和购物文化,美国人的宗教生活,美国的街头文化,以及美国人的家庭生活。
第二,各具特色的大学校园。包括哈佛大学丶麻省理工学院丶约翰霍普金斯大学丶耶鲁大学丶宾夕法尼亚大学丶普林斯顿大学等,对各个大学的建筑丶景观丶布局有了总体的印象。
第三,大规模的城市郊区化。包括华盛顿特区丶巴尔的摩丶纽黑文丶纽约丶波士顿丶匹兹堡丶布法罗丶UTICA等。总体上城市景观与中国的城市没有太大的区别。除了空气比较清新以外,由于缺乏足够的历史积淀,感觉没有太大的特色,在这方面比不上中国的城市。由于长时间大规模的郊区化,美国的城市已经由单核心城市演变为多核心,松散的,占地面积比较广的大都市区,绵延带。大型的商业设施丶居民区丶甚至办公设施都位于郊区。因此,土地浪费比较严重。
第四,汽车轮子上的国度。美国是一个汽车轮子上的国家,离开汽车,尤其是私人小汽车简直寸步难行。由于郊区化的原因,购物一般都得到几公里以外的地方。公共交通不发达,公交车一般都得等半个小时才一趟,甚至一个小时。不过,美国的公路系统异常发达,四通八达,城市与城市之间一般都有好几条高速公路,以及其他高等级公路相连接。比如华盛顿与巴尔的摩,不仅有95号洲际高速,还有295高速,1号公路等。更主要的是高速公路配套设施比较齐全,道路标示明确,服务区功能齐全。开车比较方便。更为重要的是行车秩序,不加塞,远远避让行人,很少按喇叭,严格遵守交通规则。无论什么程度的堵车,都不会跑到应急车道上去。而且,相比较而言美国买车要比在国内买车便宜好多。而且日本汽车在道路上占多数,本田丶丰田丶马自达丶三菱等。
第五,优良的购物环境。相比较而言美国人少,除去节假日打折季节,平时商场从来不拥挤,购物环境很好。不像在国内服务员处处紧跟在你的屁股后边,不停地给你推荐产品,不断劝买,不胜其烦。美国商场的服务员只在一开始过来问你是否需要帮助,然后就消失了,甚至需要的时候也找不到。很多商店都是自选,所需人力极少。在美国几乎所有在商场出售的产品到了中国几乎都成了名牌,成了奢侈品。其实这些牌子也就是日常所见的普通的大众化产品。因为是否是产品必须有自己的牌子,但不是所有的牌子都是名牌。美国奢侈品牌也就是有数的那几个。在美国购物服装丶化妆品丶手表都比较便宜。
第六,优良的自然环境。到了美国以及生活在美国没有感觉美国有多好,但是回国一下飞机,我立刻感觉到了美国的好处——最大的好处就是自然环境。满眼的绿色。草场丶森林丶青天丶白云丶绿水丶无色无味的清新空气。北京这几天灰蒙蒙的,不见太阳,心情都有些压抑。
第七,文明的社会。起码从表面上来看美国人比较友好,在大街上丶在社区碰到美国人一般都会热情打招呼,逗小孩,而且在遇到困难时都会主动提供帮助。排队秩序严谨,主动避让和帮助老弱病残。
最后,美国人际关系相对比较简单,生活节奏比较慢,生活比较放松,悠闲。当然作为外国人不可能真正了解他们内心的状态,只能从表面来看。而且,美国人社会阶层的分化很大,不同种族丶不同肤色以及不同收入的人群差别很大,生活状态也完全不同。相对而言,黑人的处境要差得多。
转载